中国江苏网讯 144根锭子带动碳纤维纱线飞舞,每股纱线由1.2万根碳纤维丝组成,只需2分钟,便能“织”出一个精美的火炬外壳骨架……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淮安经开区的一家复合材料公司厂区内,正忙着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壳生产的最后收尾任务。
“火炬‘飞扬’不仅要耐火耐高温,还要能抗10级大风和暴雨,手感不能冰凉、也不能太重……”公司负责人朱永飞介绍,为了满足这些条件,“飞扬”的外壳,选定了被誉为“黑黄金”的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的重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七至九倍。记者从货架上拿起一只成品火炬外壳掂了掂,感到十分轻盈。“一件火炬外壳只有500克,从两米高的地方摔下也不会坏。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织造火炬,还是世界首创。”火炬生产项目负责人乔闯介绍。
从外形来看,火炬“飞扬”犹如丝带飘舞,极具动感活力,但这种多曲面空间体的结构也给碳纤维骨架的织造带来了难题。朱永飞介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立体编织设备,是他们拿下黑科技“飞扬”制造任务的“法宝”。
来到三维立体编织车间,一台两人多高的环形机器正是“飞扬”的专属“织娘”。“这种三维立体编织设备多用于航天复合材料加工,此前一直被美日等发达国家技术封锁。”2008年,该公司开始着手自主研发,历时10年实现了大尺寸异形结构件的自动化编织。不仅成功打破了技术封锁,还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使用以前的工艺,一天只能生产十几支火炬,现在可以将产量提升至数百支,而且能大大减少材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朱永飞说。
“织”好碳纤维外壳“骨架”,还要向里注入特殊树脂,固化成型,再经过打磨、喷漆、镭雕等环节,精美的火炬外壳才算完工。
走进火炬镭雕车间,两台镭雕机器正马不停蹄地为火炬“纹”上装饰图案,光点跳跃间,火炬上的雪花纹样渐渐显露。“光是前期进行镭雕实验,我们就报废了不下300多支火炬模型。”朱永飞拿起一支成品火炬介绍,“火炬最下面的祥云是凸起的,但是向上渐变后的雪花是凹下去的。要在整个渐变过程上实现一次镭雕完美雕刻出1268个图案,是一个蛮难的技术挑战。”欣喜之余,朱永飞说,“2月2日冬奥会火炬传递的这天,就是我们梦想放飞的一天!”
关键词: 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