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快讯 > 正文

戒日王朝的兴衰(戒日王朝)_焦点热文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戒日王朝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戒日王朝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Jieri Wangchao

[外文]:Harsha dynasty


【资料图】

公元 7世纪统治北印度的封建王朝。又称羯若鞠羯国或称曷利沙帝国。为戒日王(606~647在位)所建,故名。其版图包括除克什米尔、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首都为曲女城(今卡瑙季)。

7 世纪初北印度陷于政治分裂,出现两大敌对的政治联盟。曷利沙的普西亚布蒂王朝与曲女城的穆克里王朝联姻结盟,对抗孟加拉的高达族国王设赏迦与摩腊婆王提婆笈多的联盟。606年,曷利沙大臣般底拥立曷利沙·伐弹那(即戒日王喜增),号尸罗阿迭多。戒日王即位后,与迦摩缕波王巴斯卡拉跋摩结盟,收复曲女城。612年,曲女城与曷利沙正式合并为戒日王国(即羯若鞠羯国)。

620~634年,戒日王南征德干失败,从此放弃征服南印度的企图。636年以后,征服孟加拉、比哈尔和包括戈康达在内的奥里萨,建立对摩揭陀的统治。

戒日王朝时代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后确立的时期。国王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仅直接占有大部分土地,还赐封给寺院、官吏、王公贵族以采邑。封建赐地分为两类:一类称作“阿格拉哈拉”和“梵分”或“梵封”,即豁免国家赋税的教田或“福田”,是封建帝王永久赐赠给高级婆罗门、佛教高僧、印度教神庙、佛教寺院的封邑土地。另一类是封赐给世俗高级官僚贵族、作为俸禄或服务报酬的职田或禄田份地。被封赐的村社变成新兴封建领主的私有领地,赐地文书规定,国家的官吏和军队不得进入,原来由国家直接管辖和控制的自由农民已经沦为向封建领主交租纳税、受其管辖的封建依附农民。封建采邑制得以确立。

国有土地的大量分封和再分封造成王权削弱,促使封建领主脱离中央权力的控制。戒日王朝实际上只是依靠封建纽带联系起来的许多封建小国的结合体(全国有30余个半独立的藩国),缺乏统一的政治经济基础。

戒日王朝建立一套“刑政甚肃”的等级制官僚机构。中央政府由大臣会议辅佐戒日王进行统治。戒日王虽以“文治、仁政”闻名于世,但刑法比笈多王朝严酷。他经常巡视全国各地,意在对地方封建势力实行笼络和妥协的政策。他重视利用宗教进行封建统治,倾向于大乘佛教,并支持中国唐朝玄奘在印度的宗教活动。在位40余年中,在钵罗耶迦举行过六次五年一度的佛教“无遮大会”。采取佛教与印度教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当时占优势的是印度教。佛教开始衰落。

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地出现“稼穑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与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仍继续保持繁荣,但恒河流域许多古城的工商业和货币经济更加萧条,出现“城少居人”的冷落景象,反映印度中世纪早期封建制经济的闭塞性特点。种姓制度方面也发生显著变化(见印度种姓制度)。

玄奘访印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了解。641~647年,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团访印,从而开始了两国政治上的接触,为印中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扩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647年,戒日王逝世,国中大乱,宰相阿罗那顺篡位,戒日王朝即告瓦解。北印度表面上的短暂统一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