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快讯 > 正文

田头建起“冰箱”,蔬菜身价翻番-世界快播


(资料图片)

记者 张周楠 徐超

蔬菜从采摘到进入冷库需要“走”多远?在南通市海门区临江镇普明村,答案是“零距离”。

2月21日,记者在普明村看到,一座田间冷库“插入”田地间。“前后左右都是田,采下的蔬菜立马送冷库。”冷库负责人郁健说。

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春英告诉记者,海门全区有蔬果播种面积62万亩,年产量达122万吨。种植蔬果平均收益高于稻麦,但蔬果储存时间短、价格波动大,有时候丰收了却卖不出去,让很多农户想种又不敢种。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海门列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之后,20个“田间冰箱”布局海门多个乡村。

郁健负责的冷库已运行近一年,是全区最早投入使用的一个。冷库由普明村投资建设,最多可以存储果蔬4600立方米。进入冷库,记者看到,眼前堆满已装成袋的各种蔬菜:不仅有蚕豆、青毛豆等“四青作物”,还有菜薹等带叶蔬菜。“这是低温冷库,就像冰箱的冷冻室。”郁健指着一袋蚕豆告诉记者,冷库常年保持零下18℃,当地大量种植的“四青作物”,采摘后直接入库,最多可保存48个月。

解决了保存问题,丰收的蔬果有了更广的销路。走出冷库,记者进入旁边一间机器轰鸣的厂房。在这里,刚从冷库拉出的毛豆正进行脱皮、切剪、装袋等加工,虽然步骤并不复杂,却是提升“身价”的“秘诀”。机器一侧选出指甲盖大小的优质豆,不达标的则从另一侧筛出。经过全自动机器筛选,优质豆被运到包装间封装,并装箱打包。这些毛豆不仅供给国内,还有很大一部分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刨去初始运输费,2元一斤收到冷库的青毛豆处理一下,价格一下子翻一番!”郁健指着刚刚投入使用的全自动分装机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打算把这条流水线再扩大一些。”

“田头建冷库,受益更多的还是周边农户。蔬果就地按市价收购,如果订单允许甚至会加价收购,让卖菜不再难。”海门临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晶告诉记者,田间冷库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6万元的租金收入,村里投入的建设费用预计四五年就能回本。更重要的是,原先害怕卖不出去而不敢种果蔬的农户打消了后顾之忧,现在除了常规品种外,他们还自发种起西蓝花等特色蔬菜。

田间冷库还产生不少就业岗位。“我家就住在对面,去年听说这里建了冷库,收入不错,就来上班了。”62岁的谢学平是冷库首批员工,一个月能拿到近5000元。目前,普明村田间冷库日常用工维持在60人左右,忙不过来时,还会临时招工约90人,工资一小时12元至15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指出,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全年新建200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记者了解到,初步尝到“甜头”后,海门今年多个田间冷库申报计划已进入准备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