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困难行业企业所需所盼,省政府16日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18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及解读《若干政策措施》。《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12个方面42条存量及增量政策,突出“干货”和“含金量”,全力帮助企业渡难关、发展好。
(资料图片)
不搞“急刹车”,持续提升获得感
去年,我省先后出台“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得到广大市场主体普遍好评,对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发挥积极作用。“经过评估,去年政策有53%可以延续实施。在增量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创新提出29条解渴有效、务实管用、具有更高‘含金量’的新政策,比如减税降费、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防疫药品器械生产研发,提升医疗保障能力等。”省发改委党组书记沈剑荣介绍。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下称“房土两税”)的优惠政策,客观反映我省助企纾困的具体力度。2020年3月,为应对疫情影响,我省在地方权限范围内率先出台“房土两税”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4个行业的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土两税”。2022年,在延续原政策的基础上,覆盖面增加了零售、仓储两大行业,政策的执行期限为1年。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6个行业2022年全年预计免征“房土两税”80亿元,惠及纳税人24万户,户均免税超3万元。“去年下半年,我们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大中小微企业近1000家参与调查。调查显示,企业对‘房土两税’优惠政策认可度是最高的,认为该项政策精准度高、办税流程简单,为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政策到期后,能够适当延长执行期限,不搞‘急刹车’。”该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我省困难行业实际情况并兼顾财政可持续,此次特地将该项政策执行期限再延续半年,初步估计将为市场主体减税超过40亿元。
聚焦薄弱环节,打通堵点卡点难点
存量政策要提质增效,增量政策要有力有效。《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经济运行中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打通堵点卡点难点。“我们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经济运行中的堵点卡点,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重点聚焦消费市场不振、投资信心不强、外贸订单下降、稳岗扩岗难等问题,以及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文化旅游、交通物流、住宿餐饮等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诉求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用政策‘暖流’温暖市场主体。”沈剑荣表示。
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对于我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意义重大,也成为《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内容。“我省将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供给端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供需良性互动;需求端重点是提升消费促进活动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介绍。
稳外贸方面,拓市场、稳经营两方面协同发力,省级商务发展资金将安排7亿元支持外贸稳中提质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支持企业参加超过100场境外线下重点展会,以及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加大对展品运输、商旅等费用的支持力度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人社部门去年出台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推动江苏经济率先整体好转,今年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介绍,以降成本为例,我省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按照能高则高、能宽则宽原则,提前研究我省的实施细则,确保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市场主体。
推动落地见效,释放政策红利
《若干政策措施》涵盖的政策点多达150多个,每个点都需要各个层级全面准确落实到位,帮助市场主体尽快享受政策红利。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此,省工信厅副厅长徐军表示,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直达的是企业,受益的也是企业。2022年,全省3万余家工业企业启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1万余家企业完成改造任务,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2023年,我省将力争再推动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任务。“这项工作具有江苏特色,也广受企业好评,设区市也有相关配套政策,集中支持面广量大的企业改造升级。”徐军说。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才能浇出实体经济盛开之花。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李军介绍,去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及时出台“江苏货币金融26条”,深入开展“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专项行动”和“江苏省商业银行‘四贷’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银行与金融机构通过完善普惠小微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科技手段应用等,持续增强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内生动力。截至2022年末,全省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3872亿元,支持涉农、小微市场主体25.1万户。
“我们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督促银行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服务,保持重点领域的支持能效只增不减。”李军说。
记者 陈澄 林杉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