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快讯 > 正文

【新华时论】莫让创新变“创词”


(资料图)

以前有“河长制”“网格员”,现在又有了“天长制”“微格员”:某地为了整治高空抛物行为,创设了“天长制”,在居民楼、写字楼安装“天眼”监控,由专人负责抓拍、处置;为了加强与社区“网格员”的对接,设立了“微格员”,由住宅楼“楼长”担任。

“天长制”“微格员”该怎么看?该褒还是该贬?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不过,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作时,热衷于创新词、造概念,为创新而不惜生造概念,把创新简单化为“创词”,甚至于“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就值得警惕。比如,这几年,“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深得人心,有的地方为了显示工作有所创新,提出了“一次也不跑”“秒办”等新概念,看似新鲜实则形式大于内容,给人以炒概念、玩噱头之感。再如,打通“最后一公里”本来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但有的地方为了突出创新,造出“最后一百米”“最后一米”“最后一厘米”等概念,给人以玩文字游戏之感。又如,“云计算”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但有的地方为了蹭热点,提出了“云美食”“云养牛”“云种树”等一系列概念,“云”来“云”往中,有的富有内涵,有的却让人不知所云。

语言文字是承载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正如一个小孩诞生要起个名字一样,一项创新举措推出之后,同样也要起个名字,这就难免需要“创词”。因此,创新与“创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改革有了新突破、创新有了新举措,以至于原有概念难以准确表达其内涵时,就需要“创词”,比如,“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河长制”“网格员”等等。但是,创新不等于“创词”,“创词”也未必就一定是创新。如果“创词”只是为创而创、为新而新,不是出于工作和实践的内在需要,而是为了吸引眼球、显示存在、放大政绩,徒有其表而无其里,那就成了“造概念”“玩噱头”,这样的“创词”就不是创新,而是在玩文字游戏,是形式主义、作风漂浮的表现。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形势千变万化,干好工作必须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但是,创新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有益于推动工作,不能盲目追逐新概念、热衷炮制新词汇,搞那些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的文字噱头。从实践看,“河长制”“不见面审批”等举措,在创新的同时也自然产生了新词,但由于它们既有内容又有形式,既新颖又实在,在实践中就不胫而走、风行天下。反之,一些为“创”而“创”、为“新”而“新”、华而不实的“创词”,不仅得不到认可与传播,相反还引发批评与质疑。两相比较深刻说明,创新必须实字当头、实事求是,不能心浮气躁、急功好利,更不能玩文字游戏、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十个空谈家抵不上一个实干家。事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干出来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来,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发生深刻变化。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弘扬踏实、务实、扎实的好作风,严防形式主义与作风漂浮,少玩新概念,少提新口号,强化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宏伟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变成美好现实,以扎实的作为和实绩赢得百姓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