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省部分地区中小学实施线上教学。为了提高网课效率,调动“云端”课堂氛围,各地中小学的老师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学生也收获了“云成长”。
“亦师亦生”的高三历史老师
“中午1点左右,负责苏州市线上教育的技术人员给我打电话,说下午4:40左右就要录播,当时我还在学校整理第二天线上教学的内容,只能迅速冲回家。”2月14日,因疫情停课第一天,苏州中学高三(3)班历史老师朱子瑜收到了为全市高中学子录制网课的紧急任务。平时线下是45分钟的课,线上压缩到30分钟,录制时间大概需要1小时,“市级的课要录,校级的课也不能马虎,所以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在朱子瑜的办公室里,他的“教学秘籍”叠起来有一人多高,朱子瑜坦言:“对使用新教材的老师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工具书。”朱子瑜形容自己“一小时前在给本校高三学生上课;一小时后要给全市高二学生上课。一小时前做老师;一小时后做学生,中间穿插课间答疑、教研活动和个别家访”。
“不管用什么形式上课,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吸收’。”朱子瑜说,他经常一对一“云访”他的学生,为的就是摸摸“学情”。
一节课,四块屏幕“保驾护航”
自中小学暂停线下授课开始,南京各个学校的老师重新做回了一线“主播”。
与一般老师“一屏一笔”不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王磊老师动用了四块不同的屏幕来授课。“因为上数学课,需要给同学解释图形或者函数运动的规律和方式,以及解题的策略,所以我用了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和手机四块屏,它们‘各司其职’:第一块屏用的是演示模式,主要就是让学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试题上面;第二块屏就是一个试题呈现,第三块屏是我做耳返用的,万一网络有问题或者有延迟,大概就能知道该等待多久;最后一块小的屏幕,我能看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王磊会将学生的问题一一整理后,“点对点”为学生解答。
“现在在网上可以用QQ或者腾讯课堂直接私信老师,王老师的工作量肯定比平时要大,我们也挺感谢老师的。”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初三学生宋子婕说。
“如何让学生网课的学习效率更高?这是这周班会课上家长提的最多的问题。”有了上一次的网课经验,这次,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数学老师费杨又更新了她的设备,“我也是无意中在浏览哔哩哔哩网站里关于提高网课效率的专题时,发现了iPad有这个类似便签的功能,我试了一下,将平板投射到笔记本上,用配套的笔在平板上同步板书,比之前用鼠标在笔记本上比划流畅多了,而且画各种图形、写数学公式也很方便。”目前,费杨居家给学生上网课,同时使用的是两块屏,“直接板书就省去了我做PPT的时间,可以有更多时间来批改学生作业。”
“云端亲子课”,感受生活的美好
3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开启线上亲子课程,包括角色体验、体育、音乐、信息、数学、科学六大主题。在亲子科学课上,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副校长、科技老师徐斌带着大家做了不少关于鸡蛋的实验。一个个简单而有趣的挑战活动,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课程状态。徐斌说:“虽然是隔屏,家长和孩子都配合默契,参与度很高,效果很不错。我们希望在居家的这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挑战活动中体会科学的神奇,促进高质量的陪伴。”
“在不打扰邻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哪些亲子运动?亲子音乐课堂,不需要有音乐基础,也不需要会演奏乐器,家长和孩子就可以编创出自己的音乐……”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校长赵敏表示,“疫情期间,老师更多地关注到亲子陪伴的问题。我们希望用沉浸式、体验式的亲子线上课程,指导家长学会有效居家陪伴,学会把亲子关系往更好的方向带。”
“尤愿春风知我意,校园处,芳草渡。”这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八年级学生朱珂语在《窗外》这首诗歌中写下的句子。疫情期间,虽然同学们居家学习,但老师们仍变着花样让同学的学习更有创意。3月下旬,在南外方山分校张春晓老师的语文实践网课上,她鼓励同学们各自推开窗,去感受这个别样的春天,并以“窗外”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外面飘着细雨,烟雨蒙蒙,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所以我在第一段描绘了春景,第二段抒发了自己想早日回到学校的心情。”朱珂语说,经过一周的学习,她逐渐适应了线上学习生活,越来越有规律。
“这次主题实践来源于江宁区语文教研组的一次谈论。尽管因为疫情要居家隔离,但还是希望同学们相信诗歌的力量,拥抱窗外可能擦肩而过的春天。”张春晓坦言,最近很多同学都表达了渴望回到学校的迫切心情,因此她想用诗歌创作的形式,帮助学生纾缓线上学习带来的疲劳和孤独感,增强语文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疫情,为“抗疫”打call。
记者 葛灵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