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积淀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见证了千百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寄托了无数华夏儿女的乡愁记忆。为发挥地方志在留存地方历史记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的通知》,对“十四五”期间江苏镇村志编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这些志书里面有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在这里能找到儿时的记忆,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够清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发展变化。”研究地方志的相关专家指出,每一个镇村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承载绵延不绝的乡情乡愁。镇村的每一次变迁,都烙有时代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品格。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记忆留住、把乡愁留下,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对镇村的历史沿革、山川河流、民风民俗、丰饶物产、名胜古迹、经济盛衰、文化演变进行系统整理,全方位记录镇村的发展轨迹和时代变迁,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留下文化根脉,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有利于村落保护、城镇建设、文旅融合、招商引资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江苏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志书编修传统源远流长,素有“方志之乡”的美誉。历代志书不仅数量众多,良志辈出,而且镇村志编修也十分发达。仅明清两代,江苏就有镇村志239种。编纂新时代的镇村志,不仅要抢救保存传统村镇文化,完成存史功能,更要凸显资政、推介的功能,让志书成为推介镇村的名片、展示镇村的窗口、了解镇村的渠道。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省镇村志编纂稳步推进。目前全省已有667个乡镇(街道)编纂完成或正在编纂乡镇(街道)志,738个村(社区)编纂完成或正在编纂村(社区)志,分别占现有镇(街道)、村(社区)的53.7%、3.6%。这次省政府部署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到2025年,全省乡镇(街道)志编纂覆盖面达到70%以上,到203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和省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志实现应编尽编,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江苏镇村志的编纂层次和水平,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强省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武文明 张雅倩)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