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快讯 > 正文

新华时论丨让产业工人成为令人羡慕职业

最近,徐州矿务集团的产业工人们感到盼头十足:技能大师夏伯党刚刚当选煤炭系统的“大国工匠”,又成为“产改观察员”。加上工人出身的“土专家”成为干部、高管等先例,工人们“腰杆硬了、腰包鼓了、形象靓了”。

自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省为产业工人送上一份份“大礼包”,有力地提升了职业幸福感和吸引力。像徐矿集团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如江苏交控率先尝试编制清障员等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术标准,打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特别是当下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浪潮,催生了一批“数字工匠”岗位,在特定行业与企业里,产业工人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不过,有榜样、有示范,并不意味着“谁来当工人”之问就得到完美解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议案引发热议,让蓝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状浮出水面。从我省产改取得的经验成绩来看,在大型国有企业和部分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中,产业工人的满意度较高,发展前景也较好,但在一些中小微制造企业情况不大一样,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对他们的各种待遇、职称评定、职业晋升等感到满意。

评判职业吸引力,不仅要看“长板”,也要看“短板”。我省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是吸纳产业工人就业的重要实体。它们能否通过自身发展提高工人待遇水平,提升行业形象,既关系到行业整体的吸引力,更关系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江苏的产改进入第五个年头,改革到了全方位扩面、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应是扩大产改覆盖,让产改与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互相适应、互为提升。

企业首先应发挥好主体地位,在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上不断适应年轻人的就业观,更加注重职业队伍建设、劳动环境改善和工资协商。在疫情干扰、外部环境复杂的当下,政府部门尤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中小微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去年10-12月,江苏税务部门累计为30.2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延缓缴纳税费201.2亿元,让不少企业能缓口气、再出发。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小微企业赶上制造业升级的浪潮,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效益的过程中,同步提升岗位的吸引力。为此,应强化第三方平台机构的作用,比如大力发展“智改数转”服务商,以及发挥产业工会在推进产教融合、拓宽职工发展通道等方面的功能。用心呵护培育中小微制造业,让有“吸引力”的工厂遍地开花,产业工人必定“清风自来”。

关键词: 令人羡慕 产业工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