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快讯 > 正文

新华时论丨“数字接口”需对准“民生缺口”

近年来江苏不少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省去了老人频繁跑医院的烦恼,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但这项需求量很大的服务,“成交量”却不尽如人意。

究其缘由,这是一个慢慢磨合完善的过程,涉及消费习惯培育、制度法规完善、信息互通共享等因素。但问题的根本,还是有关部门或企业未能精准对接院方、患方、护工等实际需求,导致“互联网+”的接口和“护理服务”的缺口没有实现高度匹配,以至出现“不温不火”的尴尬。

当前,数字化技术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悄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之余,也不断拓展社会治理的创新空间。就拿我省来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群众办事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快捷;南京率先开展“共享车位”试点,以数字技术解停车难题;无锡、苏州、盐城等地推广“电子驾照”,长三角再推电子证照跨省互认……数字化应用逐渐成为“常备品”乃至“必备品”,其服务价值和民生导向也越来越凸显。

然而放眼全国,数字化应用“效果不彰”或“水土不服”的情形并不少见。小学生寒假作业“数字化”,“学生减负”最后变成“家长增负”;老年人助餐服务“数字化”,APP开发好了,老人却不会操作;数字“健康码”转码,不时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考题;“网络问政”风靡一时,收集问题很快,后续处理距离群众期待尚有落差……木桶的最短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同样,互联网是一个供需两端“串珠成链”的链条,哪个环节掉了链子,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效率和效果。

除去人力、物力、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还要看到,一些地方将数字治理作为一种亮丽“装饰”,而非以“便民”为目的;一些地方不去做调查研究,用“我觉得”替代“群众觉得”,对百姓需求一知半解;一些地方缺乏担当意识,即便了解百姓期待,却因为“事难办”就“不去办”……种种“病灶”,造成技术与应用之间的“时差”和“温差”,数字化治理难以抵达“最后一公里”,也就难以化为群众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长远来说,数字化不仅是破解民生难题的“一时利器”,更应该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持续利好”。数字化改革在很多领域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最受欢迎的未必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尊重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围绕最核心、最要害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真正让技术变成托举民生的“翅膀”。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技术的“大水漫灌”。不同个体、群体的需求千差万别,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保障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均等服务。一句话,群众觉得管用的、好用的,才是真正有用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勾勒出“数字江苏”的美好图景。随着数字治理体系、数字治理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数字江苏”正在成为可见可感的现实。相信随着技术和需求形成精准匹配、良性循环,数字化应用必能解锁越来越多“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场景,释放更多惠及人人、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数字红利”。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