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取快递被造谣出轨者现状”登上微博热搜榜首。2021年4月30日,该案一审宣判。时隔8个多月,当事人谷女士的生活回归常态。回顾10个月的维权之路,谷女士用“涅槃”一词来总结,并想以自己的经历勉励更多人,“每个人都勇敢了,我们强大起来,造谣者们才不敢嚣张”。
就在同一天,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揭晓,《“实验+直播”法破解“棉花肉松”谣言》《100+高校科学辟谣联合行动》《“请美国照照镜子”系列融合报道》《速回答!关于疫情的这些谣言,你信吗?》等40篇(部)作品入选。
无论谷女士再度站出来,还是连续举办了四届的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评选,都是为了揭示谣言的危害性,提高广大网民的识谣辨谣能力,清朗网络空间,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而分别来自民间和官方的两种声音,恰恰指明了消灭网络谣言的两种路径: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勇者。
“三人成虎”自古就有,但放在非网络年代,谣言的发散效应有限,还没等到四人、五人信谣、传谣,大概率智者先澄清了谬误。
但网络时代+社交平台,人人都有发声器、人人都是传声筒,谣言就愈加猛如虎。打击谣言的道路上,往往不是一方力量所能覆盖。
过去数年,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不断健全网络辟谣机制,一方面加强对社交平台内容监管,一方面集合权威、专业力量快速而有力地阻断谣言,这些都可以归类到“智者”的维度。
谷女士的经历则是提醒,面对谣言我们缺乏的“勇者”维度。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造谣、传谣也不能“就是开个玩笑”了之。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一旦成为当事人,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时,勇敢站出来的人恐怕不多。
一正一反,施害者愈加有恃无恐,裹挟不明真相的群众,网络谣言就在当事人的“沉默”中走向另一极端:由于不是疫情状况、食品安全等公共利益相关事件,私人私事的谣言天平,沉默的受害者越多,疯癫的施害者就越多。
谷女士看似“家丑外扬”和不怕事儿大,某种程度上,在这件风波里受到教育的不只是造谣者郎某,更有千万万万的网民——网民不是看客,是网络空间参与者、共建者,往左一步可能是受害者,往右一步可能变成施害者——尺寸在哪里,底线是怎样,不经历风雨无从得知。
当然,谷女士的“较真”还在于有勇又有谋,不是网络对喷,也不是阮玲玉式的“以死明志”,而是实打实地拿起法律武器,合情合理又合法。
对抗网络谣言,呼唤智者,更为勇者鼓掌。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