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春天的故事|探寻墨脱的生态密码
5月8日,科研人员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记录到了一棵高达76 8米的不丹松,刷新了此前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72米秃杉树王的纪录,成为目
开辟水稻育种新途径(科技视点·种业科技自立自强②)
李家洋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检查水稻长势。按计划,今年9月,在北京试种的野生稻就要收获。王之康摄李家洋院士在察看野生稻。他敏锐的科研眼光和
2021年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认大赛举行
一同走进丹霞山,探秘植物王国,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解析朱红大杜鹃濒危原因 科学家成功解析朱红大杜鹃形成与维持机制
朱红大杜鹃是我国花卉产业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野外仅知残存2个居群,不足500株,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记者15日从中科院昆明植
解析朱红大杜鹃濒危原因 科学家成功解析朱红大杜鹃形成与维持机制
朱红大杜鹃是我国花卉产业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野外仅知残存2个居群,不足500株,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记者15日从中科院昆明植
极危植物“北京无喙兰”首次现身密云 多种珍稀野生植物相继出现
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的极危植物北京无喙兰,日前在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它的出现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见证。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
加大野生植物保护力度 野生植物保护面临怎样的形势?
如果没有多年前风中摇曳的那几株青蒿,屠呦呦不会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果没有野生稻基因留存,袁隆平无法培育杂交
两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 迁地保护获得初步成功
近日,两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标志着显脉木兰和广西火桐的迁地保护获得初步成功。中科院昆明
两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 迁地保护获得初步成功
近日,两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标志着显脉木兰和广西火桐的迁地保护获得初步成功。中科院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