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进一步都在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说:“深度运用BIM技术参与工程建设,花湖机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步入‘深水区’、甚至是‘无人区’。”
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
既然难,为何坚决推行BIM技术?
据了解,鄂州花湖机场是中国民航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和住建部建筑信息化改革试点项目,涵盖智慧、绿色、平安、人文等方面。
建设“智慧机场”,BIM技术正是重要抓手。因此,花湖机场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就对施工单位设置技术门槛,BIM也在其中。
工程建设前,参建方通过BIM将所有构件的外形、尺寸、材质等信息,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数据,利用虚拟建造技术在计算机中预演施工过程。
“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一个与实体机场完全对应的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鄂州机场BIM咨询单位中国电建贵阳院技术负责人李希龙说。
自2017年12月动工以来,全国近三分之二的BIM专业人才陆续集聚花湖机场。设计单位包括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咨询单位是中国电建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10多位院士参与指导,300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参与论证,可谓智慧机场“数字造”的大练兵。
“机场建设现已实施大数据仿真、智能跑道、碳中和机场和少人机坪等15项创新项目,其中10项为地区、行业或全国首次应用,已参与制定3项民航标准,并申报专利、著作权60余项。”物流机场公司董事长陈国华说。
施工单位交出“零返工”成绩单
有了BIM设计,所有施工设备进场后,都将安装数字化监控前端装置,施工全程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后台随时可查,并生成数字化施工报告。目前,花湖机场已生成施工报告2279份。
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BIM技术的好处在后期逐渐显现。
由于精细算量,用多少材料全凭数字说话,节省了大量成本;同时,施工有模型指导,大大避免了错、漏、碰、缺等问题,促进智慧决策,提升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进度。
“过去二维设计,不同施工单位的交叉部分根本看不到,而三维设计则清清楚楚,可及时修改,避免返工或重复施工。”物流机场公司信息技术部主管潘乐说,施工单位目前都交出了“零返工”的成绩单。
BIM技术的好处还体现在由内到外的运营维护上。从机场跑道到排水沟,从大型建筑到钢筋建模,从复杂网线到照明灯具,从建筑幕墙到室内装修……一目了然。
借助物联网技术,场道下已铺设了5万多个光纤传感器,随时可感知跑道健康状况和飞机运行轨迹。“前期建模为后期运维提供了仿真底盘。”李希龙说。
采访中,一些技术人员已开始畅想花湖机场的未来:旅客行李自助托运,机场跑道哪里有异物或开裂,甚至设备零件掉落,都能自动报警,节省检修等运营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